首页 > 新闻报道 > 正文

太仓分公司检出甲醇重大短重案


发布时间:2014/8/12 17:19:09 文章来源:本站 浏览次数:



     “多亏了你们的检验员严格把关,我们才避免了一笔重大损失!”日前,在太仓分公司的会议室里,来自码头、客户和代理企业的数名代表对太仓分公司的负责人再三表示感谢。

事情还要追溯到7月上旬。当时,一艘来自伊朗的船舶装载着2万余吨甲醇,按计划靠泊在太仓阳鸿石化码头。太仓CCIC的检验人员在船舶靠港后,第一时间登轮作业。经过对16个货舱的计量,检验人员发现,该轮实际装载甲醇25828吨,比应装载量少了近110吨,短重率达0.4%,这是迄今为止,太仓港发现的甲醇短重最多的货轮。

短重量如此之大,难道是对船舱容量计重时产生了误差?面对这一结果,检验人员难免有些疑虑。为保证计重的准确性,保障国内收货人利益,检验人员与大副反复核对数据,重新测量舱容,前后花费了近4个小时,终于最终确定了测量数据。在卸货过程中,太仓CCIC还专门派员驻船,以便随时了解卸货情况,掌握第一手资料。货物卸毕后,码头库区岸罐的计重鉴定数据与船舱容量计重的数据仅相差不到0.7‰。面对确凿的证据,大副只得在证单上签字,承认货物存在大额短少。目前,太仓CCIC已第一时间出具证明,为中方索赔提供了依据,成功避免了客户的重大损失。

无独有偶,在对该船货物进行取样时,太仓CCIC的检验员同样遭遇了“意外状况”。尽管检验人员再三告知船方,不开舱盖取样可能取不到代表性样品,且极易出现品质不合格的情况,船方却始终不同意打开舱盖取样。无奈之下,检验人员只能在封闭式的管线内取样。尽管在此过程中,检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,反复多次对管线搅动,但是在对样品的快速检测中氯离子仍显示严重超标。随后,检验人员上船第二次取样,检测结果仍然相同。

按照惯例,两次检测不合格即可判定该船甲醇品质不合格,太仓CCIC完全可以交由码头和货主来决定该船甲醇的去留。但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,检验人员感到,由于取样方式并非完全科学,很可能对检测结果带来了负面影响。本着对客户的高度责任心,检验人员第三次登轮。这一次,检验员直接来到大副室,与船方展开了近40分钟的沟通,最终,大副被检验员的敬业精神所感动,同意开舱盖直接取样。检验人员取到了48瓶具有代表性的甲醇样品后,立刻马不停蹄地将样品送往送实验室进行检测,并取得了科学可靠的检测结果:该船甲醇品质完全合格。3次登轮,144瓶样品,检验人员对工作的坚持和严谨避免了对整船甲醇品质的误判,成功保障了贸易双方的合法权益。   (太仓分公司)


发布:办公室
打印此稿 | 关闭窗口
 
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